
星座与占星学的历史脉络
一、占星学的神秘起源
占星术的起源可远溯至距今 5000 年前的古巴比伦,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苏美尔人、巴比伦人等古代民族对天体的崇拜,奠定了占星学的基础。天文学本质上即是占星术,他们具备对天文现象的观察、计量和绘制能力,并创造了以 “黄道十二宫” 为基础的占星学原型。
在古巴比伦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星象是诸神对人间的态度的体现。古巴比伦人有黄道的概念,并将黄道分成 12 个区域,也就是后来黄道十二宫的基本形态。古巴比伦中的迦勒底人具有高度的占星学和历法成就,懂得日照与农业的关系,以及月球和潮汐的关系,并且发现星座的规律。
占星学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最早有黄道概念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古巴比伦人。当时,黄道主要用于计算日期,黄道上设立的 12 个区域和现在的 12 个月份意思相同。在巴比伦人与波斯人的占星术传入埃及之前,埃及也有自己的一套占星术。后来,迦勒底人把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占星理论传入埃及,并对十二宫进行了符号化。如今我们对于十二宫的记录采用的简单象征符号,如♋表示巨蟹座等,就是源于此时期。
占星术的起源还与古代文明对天体的观测和思考密切相关。苏美尔人通过仰望苍穹,思索着时间运行的规律,他们仔细捕捉星星的变化,摸索出四季的更迭和岁月的变化。占星师应运而生,他们试图更多地破译出星空的密码。公元前 2750 年,苏美尔人的领袖、阿卡德的国王萨尔贡要占星师们将所有关于占星的知识刻在石板上。
占星术在古巴比伦时期主要服务于宫廷,重视其对国家大事的影响。比如战争之前,人们要靠占星预言战争的结果;王权更替之际,人们要靠占星预测国家的祸福;农耕劳作之时,人们还要靠占星预估收成的好坏;平常人家修造房屋,也要在看过星象之后才开始动工。占星对人们的影响广泛,其神秘面纱也越来越厚,相关仪式逐渐完备,传说日益增多,还与其他古老巫术结合在一起。
占星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从古巴比伦传播到希腊后,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约在公元前 6 世纪左右,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占星学,传播到古希腊地区,并融合当地的神话色彩,逐渐演变成占星学的初步形态。波希战争结束后,雅典成为希腊半岛的盟主,开始了希腊化时代。在这个时期,占星术走出宫廷,不再仅仅占卜国家大事,而是也应用到个人的生活中。比如毕达哥拉斯将数学计算应用于占星,也做数字占卜等活动;柏拉图提出了天球的概念和四元素说,占星学中的很多内容也被应用于与人体相对应。托勒密更是古典占星的集大成者,将春分定为白羊座 Aries 的开端。
占星术在不同时期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在中世纪时期,占星术又恢复了之前的势力,有了决疑占星学、占卜占星学、世俗占星学等分别。文艺复兴时期是占星术的全盛时期,上到宫廷下到贵族、知识分子等都热衷占星学,出现了新的分宫制。到了近现代,占星学受到科学发展的影响,地位下降,但人们也尝试将占星学与科学结合。
占星学的起源与发展,见证了人类对天体的好奇与探索,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追寻。它不仅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
二、占星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一)巴比伦时期
古巴比伦人创造了星期制度,建有 “7 星坛” 供奉 7 个星神。迦勒底人在天文历法和占星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将早期占星术系统归纳,形成现今占星学体系的雏形。
古巴比伦文明中的迦勒底人高度重视占星学和历法,他们懂得日照与农业的关系,以及月球和潮汐的关系,并且发现星座的规律。他们以 7 天为 1 周,1 天分为 12 个小时,1 个时辰分为 120 计时方法,这种计时方式影响深远。据说,古巴比伦建有 “7 星坛”,供奉着日、月、火、水、木、金、土 7 个星神,每个神轮流值日,形成了星期制度。
在古巴比伦时期,占星学主要服务于宫廷,重视其对国家大事的影响。比如战争之前,人们要靠占星预言战争的结果;王权更替之际,人们要靠占星预测国家的祸福;农耕劳作之时,人们还要靠占星预估收成的好坏;平常人家修造房屋,也要在看过星象之后才开始动工。占星对人们的影响广泛,其神秘面纱也越来越厚,相关仪式逐渐完备,传说日益增多,还与其他古老巫术结合在一起。
(二)埃及时期
在巴比伦人传入占星术之前,埃及人已有自己的占星理论,如用天狼星预测洪水。迦勒底人将黄道十二宫占星理论传入埃及后,埃及占星学继续发展,金字塔的设计也与星座有关。
早在巴比伦人将占星术传入埃及之前,埃及人就已经发展出了独特的占星理论。他们通过观察天狼星的位置来预测洪水的出现与消退。金字塔的设计也与星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国王寝室中有两条朝上的孔道,其中朝南边的通道正指向着猎户星座腰带的猎户星。在埃及人的观念里,猎户座象征冥界的掌管者欧希斯,代表着埃及人希望法老王可以通过欧希斯的引导进入永恒的国度。
迦勒底人的占星术传入埃及后,埃及占星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对十二宫进行了符号化,如今我们对于十二宫的记录采用的简单象征符号,如♋表示巨蟹座等,就是源于此时期。在许多后期的金字塔陵墓壁画中,都可以看到黄道十二宫的影子,迦勒底人还将部分星座符号用他们较为熟悉的图腾代替。
(三)希腊时期
古典占星学:占星术传到希腊地区后,受大宇宙小宇宙学说影响,走出宫廷,应用于个人生活。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哲学家对占星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托勒密是古典占星的集大成者。
约在公元前 6 世纪左右,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占星学,传播到古希腊地区,并融合当地的神话色彩,逐渐演变成占星学的初步形态。波希战争结束后,雅典成为希腊半岛的盟主,开始了希腊化时代。在这个时期,占星术受到大宇宙小宇宙学说的影响,走出宫廷,不再仅仅占卜国家大事,而是也应用到个人的生活中。
毕达哥拉斯对占星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既是一个数学家也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将数学计算应用于占星,也做数字占卜等活动。他认为数学是万物的本原,构建了占星学的数学结构,如阴阳、三方、四正相位等等。
柏拉图提出了天球的概念和四元素说。他认为宇宙是由两个天球构成的,地球是中心,外面的天球包围着地球,天球和地球之间的空隙就是星空。天球是由恒星和行星组成,行星根据移动速度的快慢,排列成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的顺序,被称为 “迦勒底秩序”。四元素说即土、水、火、风,不仅解释星座,也用于解释人体。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用四元素结合四体液说,用于解释疾病。当时西方盛行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宇宙是大宇宙” 的理论,占星学中的很多内容也被应用于与人体相对应。这个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岁差。
托勒密是古典占星的集大成者,有许多占星著作,如《四书》等。他将春分定为白羊座 Aries 的开端。
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之后,占星学再无突破,后受北方民族入侵和基督教影响逐渐式微。
希腊化时期的占星学在托勒密之后再无突破进展。后来受到北方民族入侵和基督教影响,逐渐式微。
(四)阿拉伯时期
基督教在欧洲盛行,占星学在欧洲没落,但阿拉伯人保留了希腊罗马时代的知识,占星术与埃及和波斯的神秘主义、炼金术结合,阿布马谢将阿拉伯点广泛应用。
由于基督教在欧洲的盛行,对于非基督教知识的排斥,使得占星学也在欧洲没落。但是此时阿拉伯人保留了很多希腊罗马时代的优秀知识,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这一时期的占星术更注重与埃及和波斯的神秘主义相结合,与炼金术也走得较近。阿拉伯占星学家阿尔布马扎(Abū Mashar)为占星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在基督教的中世纪被人引征最多,在公元 12 世纪就有四部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阿拉伯时期,阿布马谢(albumasa)将阿拉伯点变成了一个广泛应用的概念。
(五)中世纪时期
占星术从阿拉伯文转译回拉丁文,在欧洲恢复势力,分为决疑占星学、占卜占星学和世俗占星学。出现很多著名占星师。
后来占星术又被从阿拉伯文转译回拉丁文,传回到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占星学又恢复了之前的势力。在这个时期,占星术有了分别:决疑占星学用于解释出生盘对人的影响;占卜占星学用于占卜问卦;世俗占星学用于占卜社会事件。这一时期出现过很多著名占星师,如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位御用占星师 Michael Scot,以及 albertus magnus,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等。
(六)文艺复兴时期
占星术达到全盛,新的分宫制出现,开普勒、第谷等天文学家也是占星学信奉者。
这个时期是占星术的全盛时期。上到宫廷下到贵族、知识分子等都热衷占星学。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分宫制,如 regiomontanus house system,代替了之前的 alchabitius house system,直到后来又被 placidus house system 取代。我们所熟知的现在被视为天文学家的开普勒、第谷等人也是当时的占星学的信奉者,并且对占星术也有研究。
(七)近现代
近代占星学受科学发展影响地位下降,但现代人们尝试将占星学与科学结合。
近代占星学受到科学发展的影响,地位下降,尤其是伽利略、牛顿的理论出现以后,人们将重点转移到了天文学上。但是到了现代,人们也尝试将占星学与科学结合。比如现代占星之父英国人 Alan Leo,因为一场官司,他开始将强调事件预测的占星活动转变为解释心理个性倾向,这使得 20 世纪的占星学产生了重大变革。心理占星学派的占星师基本上有两个大主流,分别是采用荣格式心理分析的心理占星学,以及意大利心理学者阿萨鸠里(Roberto Assagioli)理论为基础的 “胡伯学派”。瑞士心理分析学家卡尔・荣格将占星学的星座和行星看成是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过程的标志,他的理论对心理占星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占星学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毕达哥斯拉
毕达哥拉斯作为著名的勾股定理创始人,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卓越成就,还对占星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 520 年左右,毕达哥拉斯为摆脱君主暴政,定居克罗托内,并在此广收门徒,建立了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这个团体中男女地位平等,财产公有,组织纪律严密且带有浓厚宗教色彩。成员需在学术上达到一定水平,加入时还要经历神秘仪式以达 “心灵净化”。毕达哥拉斯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提出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地球沿球面围绕空间固定点处的 “中央火” 转动,另一侧有 “对地星” 与之平衡。他的这些宇宙哲学观念,成为了西方占星术的重要支柱。
(二)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最伟大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其宇宙哲学对占星术影响极为深远。他认为物质由水、土、火、空气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组成,宇宙是有限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 9 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依次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后来经由古天文学家托勒密整理,这一宇宙哲学形成 “地心说”,并一直是占星术最重要的基础。
(三)克罗狄斯・托勒密
托勒密作为西方占星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既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占星家,也是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占星四书》将占星术框架说明得相当详细,系统阐述了行星运动如何影响人类世俗事务,为西方占星术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标准模式,奠定了占星术的发展方向。托勒密将春分定为白羊座 Aries 的开端,是古典占星的集大成者。
(四)卡尔达诺
卡尔达诺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占星家、哲学家,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一生写了 200 多种文章、书籍。他痴迷占星术和赌博的研究,1570 年因给耶稣算命(说耶稣的一生都是受天上星宿的支配)而受到宗教法庭监禁,被起诉为异教徒。几个月后,宣誓放弃异端学说获释出狱,但失去了教学职位和学术出版权。晚年时,卡尔达诺为自己测算了归天日期,可到了那一天他安然无恙。为维护自己占星家的名声,他选择了自杀。
(五)约翰尼斯・开普勒
开普勒是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之一,被称为 “星学之王”。开普勒的人生坎坷,开始研究占星更多是迫于生计。1601 年第谷去世后,开普勒继任为皇帝鲁道夫二世的御用数学家,但俸禄只有第谷的一半且常常拖欠。为养家糊口,他开始为贵族预测命运。在文艺复兴晚期,占星术非常流行,开普勒以预言的准确性闻名遐迩,后来他不但把占星术作为副业,还将其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他认为占星术有价值,不能视之为废物,但同时也不相信宿命论,认为不幸的威胁不来自星辰,而是来自人,来自人的权势欲和宗教不宽容性。
四、占星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一)古代世界
在古代世界,占星学和艺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它们并不局限于赞颂精神和世俗领袖。这一时期,尊贵人士别墅中的壁画和马赛克画便是很好的例证,然而幸存下来的例子并不多。在前德国首都波恩的莱茵河博物馆,有一幅公元 2 世纪的马赛克画,画的中心绘有黄道和太阳神,于 19 世纪末在波恩以南 200 公里的莱茵河区域被发现。河道沿岸还发现了密特拉教的圣坛。密特拉教在罗马帝国时期盛行,它起源于波斯,并广泛应用了占星学的象征主义。人们在以色列也发现了许多以黄道为原型的古代物品,比如犹太教使用的枝状大烛台,七个分枝代表七颗古典行星,正中间的蜡烛象征黄道上的太阳,行星以其守护星座的天然对宫位置排列。在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海附近,可以看到最完整的以黄道为原型的古代物品,保存于犹太教堂中,如提比里亚古城遗址的教堂中,公元 3 世纪创作的十二星座现在看来仍栩栩如生。占星学的象征主义不仅出现在这些特定的地方,还常常出现在城堡、宫殿、市政厅、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和中产阶级人群的住宅之上,在各个时代,这些建筑物常常以黄道艺术为装饰。
(二)中世纪早期
在中世纪早期,教堂的建筑和画像通常会加入占星学的符号。黄道通常被绘在教堂入口的拱顶中心处,这个入口是罪恶俗世和神圣领地的分界区。进入神圣领地是一种入会仪式,要求全神贯注地投入从俗世进入圣地的过程。当信徒在黄道之下进入圣地时,星辰显然是神向人授谕的一部分。许多地方的大教堂中都有这样的拱顶,如勃艮第、欧坦、韦兹莱、阿瓦隆(法国)和莱昂(西班牙)。在查理大帝的三儿子虔诚者路易的统治下,莱顿于 820 年创作出黄道手稿,其中包含黄道星座和行星的 35 个微缩图。与此同时,《乌得勒支诗篇》现世,这是加洛林王朝时期的图书艺术杰作之一,书中绘有耶稣基督在山顶上,黄道环绕四周的画作。同时期其他突出占星学符号的重要图书艺术作品包括《亨特里安诗集》以及 12 世纪哲学家乔治乌斯・凡杜勒斯所著的《占星书》。
(三)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的占星学受巴比伦占星术影响深远。希腊占星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人占星图的绘制与解读。数学计算被应用于天文观测,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的学说为占星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毕达哥拉斯既是一个数学家也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他将数学计算应用于占星,也做数字占卜等活动,构建了占星学的数学结构。柏拉图提出了天球的概念和四元素说,认为宇宙是由两个天球构成,地球位于中心,天球和地球之间的空隙是星空,行星根据移动速度的快慢排列成 “迦勒底秩序”,四元素说不仅解释星座,也用于解释人体,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用四元素结合四体液说解释疾病。当时西方盛行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宇宙是大宇宙” 的理论,占星学中的很多内容也被应用于与人体相对应。这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岁差。托勒密是古典占星的集大成者,有许多占星著作,如《四书》等,他将春分定为白羊座 Aries 的开端。
(四)近现代
近现代,占星学受科学发展影响,地位下降。尤其是伽利略、牛顿的理论出现以后,人们将重点转移到了天文学上。但仍有人尝试将占星学与科学结合,占星学的象征主义也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德国占星师协会的主席在一篇全景式的概览文章中,带我们领略了从史前洞穴艺术到 21 世纪的艺术作品,其中涉及提香、达芬奇、达利、沃霍尔、希尔马・阿夫克林特、百水等艺术家。现代占星之父英国人 Alan Leo,因为一场官司,将强调事件预测的占星活动转变为解释心理个性倾向,使得 20 世纪的占星学产生了重大变革。心理占星学派的占星师基本上有两个大主流,分别是采用荣格式心理分析的心理占星学,以及意大利心理学者阿萨鸠里理论为基础的 “胡伯学派”。瑞士心理分析学家卡尔・荣格将占星学的星座和行星看成是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过程的标志,他的理论对心理占星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占星学对历史的影响
(一)唐朝
唐朝天文机构负责观测天文并解释异象,为帝王参政提供依据。占星术对唐朝施政和社会有一定影响,如太史局观测到天文异象会作出解释,提醒统治者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唐朝对天文观星管理严格,禁止民间私人占星。
在唐朝,天文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太史局、浑天监和司天台等部门共同承担着观测天文的重任,其中太史局和司天台分别是唐朝前期和后期最重要的观星机构。
唐代太史局的职责包括观察天文、稽定历数,观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并率其属而占候。这里的 “观察天文” 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天文的观测与记录,二是对观测到的天象进行预测和解释。观测天文的最终目的是为帝王参政提供依据和方向,这体现了唐代天文的主要职责和目的。
唐代天文观测与记录的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日月运行、星辰分野、日食月食、五星凌犯、客星占主、妖星冲牛等各种天象。对于一些异常的天文现象,太史局不仅要进行观测,还要揭示这些异象背后的意义,以便统治者将其与国家大事相互参照。例如,大历二年三月,太史局观测到 “绿火犯井” 的天文异象,并解释为 “夏不益时,乞宽刑狱”,提醒统治者要宽大刑狱以避免灾祸。
太史局每年的观测报告在年终时会移交给中书省,由秘书监写进帝王的起居录,与当年的灾祥、收成、水旱灾害等一起记录,最后修入史书。这表明天文观测结果与社会上的种种现象相挂钩,成为评判当年统治者执政是否符合上天旨意的标准,对帝王的自律和反省起着一定的作用。
从武则天执政时起,太史局并入浑天监,唐肃宗时又在浑天监里将观星的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了司天台。尽管机构和人员设置有所变化,但它们的职责始终是为唐代帝王借上天的星象进行施政指导。
在唐朝封建社会里,占星被视为皇家专利,代表着皇权天授。政府严格管理一切有关天文和观星的资料,不允许流传到社会上,对民间的天文学资料和书籍也一律收缴,私藏者会被治以重罪。天文学被视为 “帝王之术”,学习的人较少,具备观星能力的顶尖人才更是稀缺。唐代统治者将这些人才招揽至太史局或司天台,统一管理,避免他们在民间私自观测和散布占星结论。
为了保证天文观测的准确性,唐朝对天文观测人员要求很高。每位官员都有自己相对应的职责,不允许参加职责范围之外的天文活动,甚至不能碰与自己职责无关的天文器材。唐文宗时期规定 “观生不得读占书”,将天文观测者与天文解读者分离。唐武宗时将星空分成春夏秋冬中五个区域,每位观星者只负责自己划定的一块区域。观星者不得与朝官交往,观测到异常天象的报告可直接送达皇帝本人,若泄露秘密则会被判处刑罚。
“安史之乱” 后,唐朝中央政府逐渐衰落,藩镇军阀竞相割据,观星在社会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盛行于官僚和上层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些官员手下豢养会占星术的术士,负责观测天象,为他们的官运进行预测和行为指导。唐代的观星术建立在 “分野论” 之上,将天上的二十八宿与地上的十二州和十二时辰联系起来,对各种天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二)其他时期
占星学的象征主义贯穿艺术史,激发了许多伟大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在城堡、宫殿、市政厅等建筑上常以黄道艺术为装饰。
占星学的象征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从古代世界到近现代,它一直激发着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在各种建筑和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其身影。
在古代世界,占星学和艺术不受限于赞颂精神和世俗领袖。尊贵人士别墅中的壁画和马赛克画虽然幸存的例子不多,但展现了当时占星学与艺术的结合。在前德国首都波恩的莱茵河博物馆,有一幅公元 2 世纪的马赛克画,画的中心绘有黄道和太阳神。河道沿岸还发现了密特拉教的圣坛,密特拉教在罗马帝国时期盛行,广泛应用了占星学的象征主义。
在以色列,人们发现了许多以黄道为原型的古代物品,如犹太教的枝状大烛台,七个分枝代表七颗古典行星,正中间的蜡烛象征黄道上的太阳。在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海附近,可以看到保存于犹太教堂中的最完整的以黄道为原型的古代物品,公元 3 世纪创作的十二星座栩栩如生。占星学的象征主义不仅出现在特定的地方,还常常出现在城堡、宫殿、市政厅、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和中产阶级人群的住宅之上,在各个时代,这些建筑物常常以黄道艺术为装饰。
在中世纪早期,教堂的建筑和画像通常会加入占星学的符号。黄道通常被绘在教堂入口的拱顶中心处,这个入口是罪恶俗世和神圣领地的分界区。进入神圣领地是一种入会仪式,要求全神贯注地投入从俗世进入圣地的过程。当信徒在黄道之下进入圣地时,星辰显然是神向人授谕的一部分。许多地方的大教堂中都有这样的拱顶,如勃艮第、欧坦、韦兹莱、阿瓦隆(法国)和莱昂(西班牙)。在查理大帝的三儿子虔诚者路易的统治下,莱顿于 820 年创作出黄道手稿,其中包含黄道星座和行星的 35 个微缩图。与此同时,《乌得勒支诗篇》现世,这是加洛林王朝时期的图书艺术杰作之一,书中绘有耶稣基督在山顶上,黄道环绕四周的画作。同时期其他突出占星学符号的重要图书艺术作品包括《亨特里安诗集》以及 12 世纪哲学家乔治乌斯・凡杜勒斯所著的《占星书》。
在古典时期,占星学受巴比伦占星术影响深远。希腊占星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人占星图的绘制与解读。数学计算被应用于天文观测,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的学说为占星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毕达哥拉斯将数学计算应用于占星,构建了占星学的数学结构。柏拉图提出了天球的概念和四元素说,认为宇宙是由两个天球构成,地球位于中心,天球和地球之间的空隙是星空,行星根据移动速度的快慢排列成 “迦勒底秩序”,四元素说不仅解释星座,也用于解释人体,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用四元素结合四体液说解释疾病。当时西方盛行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宇宙是大宇宙” 的理论,占星学中的很多内容也被应用于与人体相对应。这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岁差。托勒密是古典占星的集大成者,有许多占星著作,如《四书》等,他将春分定为白羊座 Aries 的开端。
近现代,占星学受科学发展影响,地位下降。但占星学的象征主义仍激发着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德国占星师协会的主席在一篇全景式的概览文章中,带我们领略了从史前洞穴艺术到 21 世纪的艺术作品,其中涉及提香、达芬奇、达利、沃霍尔、希尔马・阿夫克林特、百水等艺术家。现代占星之父英国人 Alan Leo,因为一场官司,将强调事件预测的占星活动转变为解释心理个性倾向,使得 20 世纪的占星学产生了重大变革。心理占星学派的占星师基本上有两个大主流,分别是采用荣格式心理分析的心理占星学,以及意大利心理学者阿萨鸠里理论为基础的 “胡伯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