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分野之谜:原来古人这么“玩”星星!

二十八宿分野之谜:原来古人这么星星!

爱我就关注我吧~~

01

你知道吗?在古代,星星可不是只用来赏景或者浪漫的。它们,可是被古人玩出了新花样!没错,古人竟然通过星星的位置,给地上的国家分地盘!这,就是神秘的二十八宿分野学说。

02

1.jpg
2.jpg

心宿与宋,参宿与晋:星星也有国籍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有个叫子产的大佬,他可是个天文爱好者。有一天,他突然说:嘿,你们知道吗?心宿,那可是宋国的天上地盘;参宿,则是晋国的!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根据《左传》的记载,高辛氏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阏伯,老二叫实沈。这俩兄弟不和,老是打架。后来,天帝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阏伯赶到了商丘,让他主管辰(也就是心宿);把实沈赶到了大夏,让他主管参宿。就这样,心宿和宋国,参宿和晋国,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宋景公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个荧惑守心的天象,大家都慌了神。这时,有个叫子韦的智者站了出来,说:别怕,心宿是宋国的分野,这是上天在给我们预示呢!看,古人是不是把星星玩出了新高度?

虚宿与齐国:晏子的天文课

再来说说另一个故事。齐景公时候,天空中又出现了个奇怪的天象——“荧惑守虚。这时,晏子出场了。他一看,立马说:虚宿,可是咱们齐国的天上地盘啊!就这样,虚宿和齐国也结下了缘分。

通过这两个故事,你是不是已经对二十八宿分野有了个初步的认识?别急,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呢!

01

十二次与二十八宿:分野学说的双胞胎

其实,在古代天文学中,还有另一种分野学说,那就是十二次分野。这两种分野学说有啥区别呢?主要就在于它们的起源不同。

十二次分野,几乎都与岁星纪年有关。啥是岁星纪年?简单来说,就是古人通过观察木星(岁星)的运行规律,来制定的一种纪年方法。而十二次,就是根据岁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分成了十二个区域。可以说,十二次分野是源于岁星占测的。

那二十八宿分野呢?它最初可是源自于观象授时哦!就像前面提到的《左传》里的故事,辰为商星、参为晋星,这就是二十八宿分野的滥觞。古人通过观察星星的位置和变化,来制定历法和授时,这就是观象授时。而二十八宿,就是古人为了方便观象授时,把天空分成了二十八个区域。

分野起源战国说:三大理由揭秘!

现在,我们知道了十二次和二十八宿分野的区别和起源。但问题又来了:这两种分野学说到底是啥时候产生的呢?学界普遍倾向于分野起源战国说。为啥这么说呢?主要有三大理由!

第一,根据岁星纪年的记载来推算。新城新藏这位大佬,对《左传》《国语》里的岁星记事进行了逐条辨证,并根据岁星运行周期加以重新推算。结果证明,这两书里有关岁星纪年的记载,都是以公元前365年左右所观测的天象为依据推演出来的。而十二次分野,也应该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这个观点,可是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赞同哦!

第二,出土文献来佐证。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帛书《刑德》,里面有一部分专记天象占测的内容,刘乐贤将其题为《日月风雨云气占》。其中,有一段与二十八宿分野相关的记载,详细列出了各个星宿所对应的分野区域。根据这段文字所涉诸国的存亡年限及地理沿革来看,刘氏判断这段文字大约撰成于公元前304284年之间,系战国文献资料。这件帛书残卷,可是颇具后世二十八宿分野体系的雏形哦!

第三,汉代以后的分野体系来印证。汉代以后的二十八宿与十二次分野体系,都是按照战国时代的地理格局来划分分野区域的。这就说明,它们应该产生于战国时期。就像唐代的李淳风说的:汉代分野乃多因春秋已后,战国所据,取其地名、国号而分配焉。宋代的吕祖谦也说:十二次,盖战国言星者以当时所有之国分配之耳。明代的王士性也这么认为:以十三国平分二十八宿,盖在周末战国时国号,意分野言起于斯时故也。看,前人的这些说法,是不是都在印证分野起源战国说呢?

3.jpg
4.jpg

结语:古人的智慧,让人叹为观止!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古人的智慧超群,让人叹为观止呢?通过星星的位置,就能联想到与地上的国家有着某种联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而且,他们还把这种联系形成了一种学说,流传了千百年!

其实,天文学只是古人智慧的一个缩影。在古代,还有数学、物理学、医学等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都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实践和思考得来的。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所以,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不妨也想想古人的智慧和成就。也许,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灵感呢!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对二十八宿分野还有更多想了解的内容,或者对古人的智慧感兴趣的话,记得关注我哦!下期再见啦!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三连一下,天天好心情!
Previous Post Next Post